寶寶自控能力差的原因
一、身心發展不成熟
孩子由于年齡的特性,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對于外界的刺激容易產生興奮、難以抑制的情緒,抵制誘惑的能力差。這就是為什么父母能用一個新奇的玩具或好吃的東西輕易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認識能力有限,對是非分辨得不是特別清楚,所以出現一些沖動、控制能力差的表現是正常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
? ? 二、父母對“我”溺愛的教養態度
雖然孩子偶爾出現控制力差的表現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經常這樣,父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了。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為家庭的“中心”,全家人圍著他團團轉,要什么給什么,這就讓孩子形成了“說一不二”的習慣。孩子做事只憑自己的喜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三、父母對“我”的影響
孩子正處于模仿和好奇心旺盛的時期,喜歡“有樣學樣”。請父母想一下:帶孩子出去玩,堵車的時候,你是否表現出焦躁的情緒?和孩子游戲時,你是否常常不耐煩?心情不好時,你是否常常發火并遷怒于孩子?你在生活中不經意的行為和情緒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父母缺乏自我控制力,孩子在這方面也會表現不佳。
四、父母對“我”的忽視
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太忙,疏于對孩子的照顧和管教,致使孩子從小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孩子難以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控制能力。
家庭成員對“我”教育方式不一致。現在的家庭,很多是“四二一”的模式,那么多的成人圍繞著一個孩子,況且,成人教育觀念的不同,勢必導致他們教育方式的差別,兩代人教育觀的差異,這也是原因之一。
那么,哪些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么?
4款游戲鍛煉寶寶自控能力
操作類游戲:利用游戲材料發展幼兒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細動作為主要活動形式的游戲,例如自制拼圖、拆卸舊物件、種小植物等。在操作類游戲中,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是激發幼兒游戲興趣的源泉。由于幼兒會專注于手部動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規則簡單的情況下,幼兒的自控堅持度會有較好的表現。
娛樂類游戲:創設情境,使孩子通過角色模仿來感受情節樂趣,從而使他在遵守游戲規則中學會控制自身情緒,例如老鷹捉小雞、摸瞎、捉迷藏等游戲。一般來說,孩子對動作的控制要優于對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娛樂類游戲正是通過激發孩子興奮情緒的過程和對動作的控制,讓孩子逐漸學會調整、控制自己的情感。
運動類游戲:以大肌肉活動為主,讓幼兒在走、跑、跳、鉆、投、攀、爬等基本動作中,按照一定的競賽要求來進行游戲,培養幼兒的運動控制能力和靈活性。
智力類游戲:可以為寶寶選擇一些邏輯推理游戲、注意力訓練游戲和多元智能游戲,這樣能初步鍛煉寶寶理性面對問題的能力,在遇到問題時,寶寶的情緒就能稍微穩定一些,而不是手足無措或在情急之下耍賴。
父母在和寶寶做游戲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哦,這樣才可以有效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