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到一件事情。雖然自認為自己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會為別人的生活方式而糾結的狀態,但是,我仍愿意將我所聽所想分享給大家。誰也無法去改變別人什么,但是,積極的努力、平和的分享,如果能夠帶給看到文字的你一些啟發,那么,我會感謝文字讓我們相遇并思考的瞬間。
1
“爸爸為什么打我呀?”
或許這是很常見的一幕:
一個8歲的男孩,在教室里和同學一起疊紙飛機,疊好之后,飛機掉到地上了,男孩去撿的時候,自己摔下來了,并且順帶著也將同學絆倒了。
老師看見了,以為是這個男孩去搶別人的飛機,還把別人推倒了。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下午爸爸來接男孩的時候,老師順口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
爸爸當時忍住氣,回到家,孩子還沒放下書包,兩個耳光就扇過來了。冬天很冷,本來就凍得快僵掉的臉,忽然被挨這么兩下子,嘴角都出血了,還有不停的訓斥。
孩子最開始還哭,罵到最后,就傻傻地站在那里,沒有任何表情。
等到爸爸罵完了,到書房了,男孩子找到媽媽說:“媽媽,我的嘴巴出血了,爸爸為什么要打我呀?”
聽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有點兒聽不下去了。
打過之后的事實真相
吃完晚飯,男孩家里電話響了。是男孩的那個同學的家長打過來的。媽媽接的。男孩回去之后,也和大人說起了這件事情。說他們一起玩紙飛機如何地開心,說他們一起摔跤了把右手給摔疼了,說男孩是如何照顧他喂他吃中飯......全是感謝。
這位媽媽放下電話,終于忍不住哭了。她把男孩抱在懷里,給他擦嘴角的傷。
后來,他的爸爸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很不在意地說:“老師說的,老師還會騙人嗎?不給他一點教訓,不長記性。”
媽媽說:“那你也不應該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就動手打孩子呀!”
爸爸說:“嘿,還不能打了,男孩子,沒關系的。”
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場經歷在這個孩子的內心是什么樣的感受,我們不是那個孩子,無法去代替他的感覺和想法。但是那位媽媽跟我說,當她聽到電話里的聲音時,她整個人就僵住了,眼淚嘩嘩地流。
2
另外再說另一個28歲男孩的事情。
男孩的父母都是高材生,從小就告訴孩子:“你中考\高考考不了700分就別讀了!”“你要是考不上X大我和你爸就去跳江好了!”
男孩被逼著上鋼琴、書法、繪畫以及許多的自己不感興趣父母感興趣的課外班。
誠惶誠恐中,男孩終于勉強上了父母的“及格線”,上了國內一所眾人羨慕的名校。
上了名校后的男孩暗自努力找國外留學機會,終于大四那年申請到了美國某校的全額獎學金。要去美國留學了!
然而爸媽似乎仍然并不滿意,只是和周圍的人吹牛時才顯出自己的驕傲。在家里卻對兒子說:本來可以畢業工作的,現在又要不知道花家里多少錢了!
隨后這個男孩遠赴美國讀書,四年時間,除了每年春節給家里報個平安外從不聯系。
孩子爸爸罵道:“我辛苦把他養大,現在翅膀硬了,就不理老子了!”
也許父親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壓抑讓這個男孩在異國他鄉,需要熟悉和適應的東西那么多,在這種非常需要支持和撫慰的人生階段,是什么,可以讓他狠得下心來,掐斷和父母的聯系?
這個孩子非常過分,但是這對父母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
3
你怎么對孩子,孩子就怎么對你
很多時候,看著一些老人家老了,但是孩子卻不是特別孝順的時候,心里會有一些心酸。但是,我想到曾經聽到過的一句話:當你拿著手機玩游戲,和孩子說自己去一邊玩的時候,也就要想到,未來當你老了,孩子也會玩著他自己的“游戲”,讓你自己“到一邊去玩”。
我們現在對待孩子的養育方式,或許就是未來孩子對待我們的贍養方式。我深信這一句話。
孩子的孝敬與否,不是天生的,而且從我們對他、我們對父母的舉止言行中一點一滴地學到的。我們對他們說教了多少大道理那似乎不太管用,我們用實際行動向他們闡釋了什么樣的人生,那才是經久不衰地印刻在他們心里、他們的潛意識,想抹都抹不掉。
有人說,當我們慢慢地長大,我們就自然不會表達了。我不認為是這樣。表達我們的愛、對得到的東西感恩、用擁抱來進行彼此內心的連結,這些都是人的天性,生下來就會。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進行一些掩蓋和淡忘,而且我們相對含蓄的成長環境并不鼓勵我們用語言或者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愛,久而久之,當我們想這樣做的事情,也喪失了這樣一種能力。
一個孩子,從每天粘在我們的身后說“爸爸抱”“媽媽抱”,到自己獨立地面對生活,這個時間,并不會太長。0-6歲或許需要付出的心力要多一些,6歲以后,就開始慢慢地變成獨立了,等到上了初中,如果這些表達的習慣沒有保持的話,估計到了那個年齡,孩子不嫌我們煩我們就該在心里竊喜了。
龍應臺的《目送》里,有這么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管是哪一種陪伴,不得已的,隨意的,或是用心的,都只有幾年的時光。而這幾年,會打下未來你們這一輩子相處的基礎。
今天的養育方式,就是明天的贍養方式。
你可以說你不需要孩子經濟上的贍養,但是,精神上的牽掛和聯系,會不會是年老之后的我們,看得最為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