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女孩的意義在于:你教育的不僅僅是女孩,你教育的還有下一代。
1.世人常說以史為鑒,若你喜歡讀歷史故事,便會有個十分有趣的發現。
那就是每一位名人的身后,幾乎都有一位睿智深明、有層次有見識、三觀極正的母親。
孟母三遷、陶母退魚、歐母畫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賢母的故事,即便在今天讀來,依舊能令人感受到女性與母性交織的柔美和身有正氣、百邪不侵的高潔。
女性,尤其是媽媽的言傳身教,是子女最重要的三觀源泉,它也決定著家庭成員的層次和幸福。
在湘潭攜子跳樓的年輕媽媽遺書里,她反復的寫到兩個原生家庭的三觀不合,而這也是將她逼到絕路的根源。
在她遭遇產后抑郁、家暴、丈夫出軌這些世間不幸之時,她的婆婆依舊苛責她,逼她做個賢妻良母,而她的母親依舊勸她要容忍、要大氣。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莫過于在不幸的時刻無人可訴無枝可依,所以她選擇了毀滅,選擇了破碎,選擇成為了現實版的決絕可怕的美狄亞。
生活沒有假如,可是我們多么希望假如可以存在。
假如在她面臨不幸時,婆婆可以將心比心,媽媽可以鼓勵她勇敢沖出藩籬,她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和樂觀來收拾殘局重新開始,生活該是多么美好啊。
2.媽媽的三觀到底有多重要?
這個世界的喜劇各不相同,但悲劇必定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家庭觀念出了問題,而家庭觀念,很大程度源自于女性。
每次回老家,我總會遇到幾位昔日要好的女孩。她們都早早的結婚生子,重復著上一輩的生活習俗。但其實,她們都是有過機會改變命運的。
她們乖巧善良,讀書時成績都不錯,但中學畢業之后,家里都以“女孩讀書無用、沒錢”等理由拒絕繼續供養她們讀書。
可是家里真的沒錢嗎?
不是的。
在我眼里,她們家里吃穿不愁,若是真心要供養學生,完全沒有問題。
覺得女孩讀書無用才是真的。
我至今記得我最好的朋友當時求她的媽媽,希望能夠去讀師范學校,但她的媽媽在大街上得意洋洋的嚷嚷,“沒錢,堅決不讓讀,嫁人嫁得好才是本事。”
后來,我的好朋友果然輟學了,在飯館打工時認識了一位小老板,最終結婚生子,生活的還算不錯。
可是,隱形的惡果是,她認同了她媽媽的思維,現在覺得讀書確實沒用,因此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不是很用心。
可她只是對下一代的教育不用心而已,更有甚者,開始看不起讀書人。
她們會慶幸當時沒有繼續讀書而是趁著年輕早早的嫁了人,她們得意洋洋,揮著艷紅的指甲嬉笑“讀書有個屁用,還不是打工還不是沒房子還不是找不到對象?!”
4、不知為何,中國男性夙興夜寐聞雞起舞,求生求學求仕,卻偏偏在家庭中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他們嚴肅寡言,若講話必定講究擲地有聲,因此便形成一個奇怪的定式——言語分量重,頻率卻低。
低頻率的父親,影響力遠遠不如他想象中的強大。而女性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好或是不好,才是最強大的輻射源。
三觀不正的媽媽,會在無意識里將子女通往美好世界的路攔腰斬斷,而三觀正確的媽媽,會主動有意識的為子女打通那條光明之路。
人生的第一顆紐扣要扣好,而這顆扣子,需要媽媽為孩子來扣。
我覺得自己便很幸運,因為我的媽媽雖然不夠美麗富足,也沒有過人才華,但是她三觀極正,微小處也會綻放光芒。
她省吃儉用供我們姐妹讀書,鼓勵我們遭遇挫折時要樂觀堅強,教育我們身有正氣百邪不侵。
她如此說也如此做,身體力行,以真情和孝行感動了身邊所有的人,并最終得到了政府頒發的榮譽獎章,引得當地電視臺聞訊來家采訪,讓善心在最平凡的日子里開出了潔白的花。
三觀正則德行不虧,德行是一個人行走在世間最飽滿最厚實的底氣。
女人擁有好的德行便是家中至寶,這比美麗的容貌、卓然的才華更加令人著迷。在她身邊,男人不做糊涂事,孩子也會奔向光明。
而一個完美的家庭不必家財萬貫,也無需擁有盛世美顏,若能擁有一個三觀正確的媽媽,便是所有成員最大的福氣了。
愿我們終其一生,都是有福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