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遠給孩子同步的引導
我記憶很深的是幾個對待孩子的行為小故事:
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去外邊玩兒。”媽媽說:“不行我要做飯。”媽媽說的事實情況,媽媽要做飯。
如果改成下面的情景呢?
孩子說:“媽媽,我想去外邊玩兒。”媽媽說:“行,等我做完了飯,媽媽陪你出去玩兒。”首先肯定了孩子的行為,又給了孩子一個局限。無論哪種行為,動機都是好的,可是由于行為的不同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孩子也是一樣,他的行為沒有被接納,他就不會再去嘗試這個行為,為了避免受傷害;
孩子做對了,沒有贊美的話,就等于懲罰!
孩子做錯了,沒有改正的方法,就等于縱容!
再比如:孩子要看電視,媽媽可以說寫完作業之后可以看,或者八點之后可以看;比如“不許動桌上的碗筷”改為“乖乖的坐在這里,很快就有東西吃”了。把負面的行為改為正面的行為,引導孩子做得更好!
二、人生來就是有價值的
比如一百塊錢,無論把它褶皺、踐踏、甚至是吐了一口痰,也沒有關系,他仍然是一百塊錢,不會因為它的如何褶皺就變成了50快也不會因為它干干凈凈就當200塊,人也是一樣,人生來就是有價值的。
三、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引導
女兒向父親說自己的理想是做工程師,爸爸很不耐煩:“做工程師?你是女孩子,而且你數學成績那么差……”這個時候孩子的夢想已經別無情地打滅了。其實父親的動機是好的,女孩子做工程師很辛苦,而且女兒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其實,他可以這樣引導女兒的:“其實女孩子是可以做工程師的,世界正在改變,你為什么想做工程師?”女兒可以說做工程師可以服務于人類,或者說想蓋一所漂亮的房子。“你的想法真好,你想服務于人類,還有什么可以服務于人類?”女兒說:“其實我也想做護士了。”“那么你可以先學習,然后等你長大了再來選擇,做工程師還是做護士。”女兒長大后選擇了做醫生。
又一個小孩子:“爸爸,我想養一匹馬。”爸爸說:“馬那么貴,又沒有地方養,干什么用呢?”---過于理性,盡管爸爸說的全是對的。其實爸爸也可以這樣說:“你想養一匹馬,你告訴我如果你有了一匹馬你會怎么辦?”“如果我有一匹馬,我就會帶著他去洗澡,帶它吃草,會愛惜它。”“你那么喜歡動物,馬是動物的一種,如果你想養馬,你先了解一些知識好嗎?你先去圖書館看一看那些動物的書或者先養一只兔子。”要先承認孩子的夢想,然后給他一個正面的引導。
四、讓孩子知道你很愛他,因為你本來就是那么愛他
比如媽媽在做蛋糕,孩子伸手幫媽媽攪和,媽媽當然很生氣,于是拉過孩子的小手打了一頓:“你看,把這么好的蛋糕都給糟蹋了。”“媽媽心里其實更愛蛋糕。”孩子會這么想。
如果換一種處理方式呢?媽媽先問孩子:“你為什么攪和?是在幫助媽媽嗎?”如果是的話那么把孩子的手洗干凈,跟著媽媽一起攪拌,并且要謝謝孩子幫助媽媽,強化孩子幫助媽媽這一個優良的行為。
如果孩子就是說:我覺得好玩兒。那么媽媽帶你到沙堆里面玩兒,或者給你玩具玩兒。食物是吃到肚子里面的,不可以做玩具。總之,強化你對孩子的愛讓她感受到,并且盡量給孩子一個好的指引。
孩子在地上跑的時候,媽媽說:“別跑了,撞壞了家具怎么辦?”孩子會認為,媽媽更加關心家具;如果這樣說:“別跑了,被家具撞傷了怎么辦?我一會兒把你帶到游樂場里去,那里有大一點的空間讓你玩兒。”孩子會認為媽媽更加愛他。
當孩子接受了很多不許的信息之后,信息就形成了。當跟孩子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時候,孩子其實不知道該怎么做。如果給孩子正確的指令、清晰的指引,孩子才能知道怎么做。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避免說“不許”做什么。把“不許做”變成“可以做”的話,就會增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