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當天,現場參與的聽眾發問十分熱烈,但因為時間有限,因此,事后整理了聽眾的提問,并請李坤珊老師一一重點回復。以下的精華整理,希望能提供爸媽在親子共讀時作為參考。
Q1 爸爸媽媽跟孩子一起共讀時,如果講同一個故事,會不會造成孩子有比較的心態?
李坤珊老師:比較的心態一定會有,因為爸爸跟媽媽、還有阿公阿媽跟孩子念書的時候,孩子他學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解釋方式、思考方式、解釋世界的方式,這樣其實很好,因為爸媽兩人的專業可能完全不一樣,在與孩子互動、問答時,帶給孩子的語言刺激跟思考刺激就不同,因此當孩子有所比較時不用太在意。
Q2 1歲孩子想拿書跟他一起共讀,可是我把他抱在身上時,他會自己翻翻書,然后就爬走了,怎么辦?
李坤珊老師:1歲是孩子開始會爬來爬去的年齡,在挑書的時候可以選擇他感興趣的書,例如,他有很多玩具車,那就挑跟車子有關的書,會比較容易建立孩子跟書的情感。另外,回到一開始說的,順應孩子的反應,因為孩子才1歲,喜歡爬來爬去很正常,只要持續跟他說故事,一次、兩次會發現可以愈講愈多,不斷地去引導他,他會再爬回來的,不要讓他有壓力,慢慢地你會知道,孩子是喜歡跟你看書的。
Q3 親子共讀的經驗中,發現許多故事情節大多充滿想象或與現實生活差異很大,和女兒共讀時,她所問的問題常讓我難以回答。例如:《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女兒會問:「為什么席奶奶晚上不睡覺?」雖然很喜歡共讀,卻常面臨詞窮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李坤珊老師:爸媽可視不同的情況回答孩子,不同年齡孩子的認知也有差別。若孩子問的是常識、知識類問題,鼓勵媽媽可以跟孩子說:「媽媽查一下再跟你說。」查了之后再轉換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跟他解釋。
如果是故事性的問題,可以跟孩子說明想象和現實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可以想象會飛,但現實中人是無法飛的。而年紀很小的孩子,還不太明白故事中文學修辭的譬喻、象征等意義,所以要挑適齡的書與孩子共讀;也不用太在意一定要跟孩子解釋,等他長大會漸漸能夠分辨故事與現實。
Q4 小朋友目前滿1歲,喜歡翻閱的動作,請問媽媽需要在旁說故事、解釋圖案嗎?
李坤珊老師:孩子喜歡翻書的時候,媽媽可以讓孩子盡情翻,翻到他停下來看其中一頁時,媽媽再簡單加以解釋。因為孩子的小肌肉在發展時,會很喜歡翻書的動作,也享受翻書的過程,而翻書帶來的樂趣跟感覺都和閱讀不同。建議媽媽不用刻意一定要講故事,以孩子的反應為主,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Q5 孩子1歲5個月大,共讀一下下他可能就闔上書本跑去玩玩具或積木,這時我應該要繼續讀下去,期待他再回來與我共讀,還是就闔上書,跟他一起玩他目前正感興趣的東西,明天再試共讀?這樣會不會讓他注意力不集中呢?
李坤珊老師:注意力的問題其實還好,爸媽可順著孩子的發展進行共讀,例如,孩子讀到書中有小鴨子,他可能會想到別本書也有小鴨子或他有鴨子的玩具,所以就跑去拿別本書了。若他對另外那本書有興趣,可以引導他讀那本書,若是去拿小鴨子的玩具也沒關系。
小小孩在分類上和大孩子或成人不同,我們可能是按顏色、形狀、大小來分類,但小小孩可能一下子按顏色分,突然又換成按形狀分,然后又換成按大小分類,會換來換去,這跟看書的狀況很像。這情形跟孩子的學習特性有關,較大的孩子共讀經驗豐富、也有故事概念,會想把故事看完,但年紀小的孩子沒有故事概念,就會像分類一樣,一直轉換方向。若孩子有這樣的狀況,可以順著他先玩玩具,明天再共讀,沒有關系。
Q6 有聽過其他的共讀建議,家長讀圖畫書時應念到哪指到哪,老師也同意嗎?或者該如何應用此方法?
李坤珊老師:我和孩子看新書時,首先會一頁頁看過圖片,讓孩子看看有那些角色、發生了什么事,接著再看一次時,有的書文字很簡單,例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會把文字全部念過去,到了隔天,念第三或第四遍時才嘗試指著字念;重點是讓孩子知道故事內容、角色,還有文字大概寫些什么之后,才一個字、一個字的點,但不會整本都點,也不會每本書都點。
點字的動作其實蠻干擾的,所以若一本書有十頁,不需要每頁都點,前面幾頁稍微點一下,讓孩子知道文字從左到右排列即可,若孩子不排斥再繼續點。通常孩子的反應也很直接,若不喜歡的話會把你的手打掉,那就不要點了。
Q7 現在育兒教材與媒介多且復雜,加上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就不多了,針對0~3歲小孩選書時,該是純而精、或是多而復雜?
李坤珊老師:我會贊成數量上不要太多,因為0~3歲的孩子喜歡重復,書也喜歡一讀再讀,所以書的量多未必是好事。語言的學習是靠重復性,同樣一句話在不同場域中出現,這樣學到的語言孩子才知道怎么使用。每天換書的話,看似給孩子豐富的語言刺激,但其實沒有達到語言學習的效果,所以書的數量不用太大,以孩子重復的閱讀行為為主。
Q8 請問放玩具及讀書的空間需區分嗎?因為如在游戲間共讀,小孩只會想玩玩具,抱到大腿上欲共讀時可能會抗拒爬走?
李坤珊老師:我跟孩子玩玩具時通常在地毯上,共讀則在沙發上,而且是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連結某個地點是閱讀或玩玩具的地方。因此,不一定要完全把玩玩具跟讀書的空間拆開,若把固定的時間跟地點訂出來,例如:睡前說故事,或固定某個地點看書就可以了。
Q9 如何跟年齡差2歲的兩個孩子一起共讀?
李坤珊老師:首先,爸爸跟媽媽可以分別負責一個孩子,針對孩子個別的閱讀行為和興趣,給予充分的配合和反應;而爸媽在共讀的語調、與孩子的互動模式上常常會有差異,正好能帶給孩子多元的思考模式。另外,同一本書輪流采用兩種不同方式共讀,也是一種可嘗試的方法,大人可以以一頁為單位,先念給小小孩聽、在念給大孩子聽。還有一種方式,可以讓兩個孩子坐在大人的兩邊,各自拿自己想看的書,大人則輪流為每個人念一頁;當一個孩子在聽時,大人可以幫另一個孩子翻頁或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