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來看,在首集短短的90分鐘里,就至少能看出中國式教育的三大誤區。
很多父母在對子女的教育里,總是習慣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而幾乎所有的爸爸,都喜歡去維持一個“嚴父”的形象。想要通過樹立自身權威,做到對孩子令行禁止,自己“言出”而兒女“必行”。
且不說,這樣的相處方式,容易疏遠父子之間的關系,造成難以愈合的情感傷痕。僅從教育的效果來看,也難以滿意——無數父母都抱怨過自己反反復復教育兒女如何如何,可偏偏兒女聽不進去,想不通這是為何。
如果你天天和兒女說過馬路得看紅綠燈,自己卻帶著兒女橫穿馬路,那怎么能有指望教育能有效果呢?把對兒女的教育僅僅當作是“告知”,這便是最大的誤區。須知父母在兒女面前,說一千道一萬,也不如默默樹立榜樣,用自己的行動來潛移默化的教育兒女。
而在《爸爸去哪兒》第四季首期里,蔡國慶父子一登場,便不斷的互相鼓勵——這是“言傳”。即使選到了最破的牛棚作為三天兩夜旅程的居住地,蔡國慶也在兒子面前,表現出苦中作樂,不為所動的態度——這是“身教”。
不用板起臉來訓斥哭泣的兒子,就能讓兒子慶慶轉瞬開懷,即使父子都躺在牛棚里,也可以幸福寵溺的說一聲“還好有你在,如果是我一個人在這兒,那可太慘了”。
這便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的力量。
我們總是害怕吃虧,更害怕兒女在外面吃虧。于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總是得意于兒女的“小聰明”。他們覺得能夠授予子女那些在人前不吃虧,人后不落埋怨的社會經驗,便是智慧。但這其實只是“小聰明”而已。
真正教育,教的更應該是“德”,我們不僅需要教導兒女樂于分享,還得教導孩子懂得謙讓。只有在人前被人尊重,人后被人稱贊,才是為人處事的智慧,和成長的財富。
而這一期的《爸爸去哪兒》里,每個父親都在教導自己的孩子分享——田亮拉著自己的兒子森碗,把做好的食物,分給其他爸爸和孩子。和其他爸爸萌娃初次見面的阿拉蕾,更是和實習爸爸董力讓出了最后一個房子,住起了帳篷。
最為難得的事情是,無論是一路分享美食的森碗,還是讓出房子住起帳篷的阿拉蕾,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樣不求回報的“德教”,才能讓孩子形成最純正良好的性格。
很多人,甚至很多父母,都很難去理解這樣一個事實——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作為成長發育所需時間最長的生物,父母必須得對兒女有耐心,千萬不要拿自己來作為兒女的標準——你活了幾十年,孩子卻才來到世上懵懵懂懂的活了幾年而已,你輕易能做到的事情,他們怎么可能做到了?
作為實習奶爸的董力,上來就把這個錯誤,演示了好幾遍,不僅在做飯的時候,把孩子留在帳篷里,沒能理解到阿拉蕾渴望跟著爸爸的心情。還在第二天清晨伊始,以自己站立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穿不上鞋的問題,結果硬生生把腳塞了進去。
說實話,換位思考本身就是一樁難事,何況是換位成兒女的角度,去思考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所以切勿心急,給孩子一些耐心,更給自己一些耐心,嘗試換位思考,再溝通解決問題,這才是親子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爸爸去哪兒》的觀眾之所以能橫跨老中青三代,這至少證明了與孩子的相處和溝通,是我們所有年齡層都會關心的事情——父親想學會如何與兒女相處,兒女想知道怎么增進兩代人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