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做父母的都希望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溝通是建立并保持良好關系的工具。溝通的效果取決于父母的品質。每個家庭千差萬別,每位家長也因其個性品質、教養風格和動機等差異具有不同的特點,分為不同的類型,從而對與孩子的溝通產生不同的影響。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而溝通是這門科學中的科學。作為子女的家庭教育者,父母要掌握這門科學中的科學,首先要認清自己然后才能形成科學的溝通方式。
我們探討家長類型的目的就在于幫助每位家長全面清楚地認清自己,對號入座,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朝有利于親子溝通的方向發展。
按教養方式、風格可以分為溺愛型、專注型、放任疏忽型和民主型。
一、溺愛型
作為父母對中小學生適當的保護是完全應該、完全必要的。中學生獨立意識較薄弱,需要父母的關照。因此,不能否認父母對孩子的適當保護。然而,萬事都是有限度的,保護過頭就變成溺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溺愛型的父母用心良苦卻對孩子危害極大。父母的溺愛限制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學習極為不利。不僅如此,過分的保護還會限制孩子的個性發展,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這樣的孩子一般缺乏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從家庭獲得的愛過多,而回報的甚少,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性。
二、專制型
這類父母往往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認為愛怎么管就怎么管,總以權威的姿態對待子女。他們覺得孩子應絕對服從他們,為孩子規劃好未來,強迫孩子按他們的意愿去行動,很少考慮孩子的興趣或意見。專制型的父母應當注意,對孩子的過分干涉會使有些孩子變得缺少主見,缺乏好奇心和創力,不愛思考,喜歡盲目地服從,遇到困難傾向于向別人求救而不敢面對;對孩子的打罵會使有些孩子變得膽小、懦弱、自卑,甚至養成粗暴、說謊等不良習性,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放任疏忽型
這類父母與專制父母正好相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們對子女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對子女態度消極,忽視孩子的喜怒哀樂,對子女也無過高要求,任其發展,給孩子絕對的自由發展空間。這類父母確實在物質上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也給了孩子寬松的成長環境,但還是要記住:萬事都要有限度,過度寬松未必是好事。提醒這類家長必須改變只關心物質生活忽視精神需要的現狀,多花點晾干間在孩子身上,僅為孩子提供物質是遠遠不夠的。
四、民主型
這類家長的教養方式是一種積極的、科學的教養方式。家長尊重子女的人格,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采取民主方式,能傾聽孩子的心聲然后進行啟發引導。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平等相處,常與孩子溝通,聽取孩子的意見和要求,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解決問題。這樣的家長通常能理解子女,與子女關系融洽,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 ?顯而易見,前三種教育風格都不足取,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提醒這三類家長要試著去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試著向民主型父母靠攏,為孩子營造一個適宜健康發展的民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