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警方通報,本市高校電信詐騙案件呈相對高發態勢,大學生已成為新的受騙群體之一。據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此類案件較為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群體社會閱歷較淺、安全防范意識相對薄弱。警方提醒在校大學生,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不要在不正規的網站購買商品,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等。
案例一
冒充公檢法忽悠擔保金
暑假期間,在公司實習的大學生小李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員的電話,對方說小李的網店由于收了錢沒有發貨被很多人投訴。小李告訴對方沒有開網店,對方要求小李報警,并自動把電話轉到“公安局”,“警官”要走了小李的身份信息,并要求小李往指定賬號上匯款作為擔保金,待事情查清楚后將錢退還。于是小李連續兩天分兩次在ATM機上,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匯款共1萬元。
警方提示
此類案件是典型的電話冒充公檢法類詐騙,詐騙分子會以涉及刑事案件即將被抓捕為由,威脅誘騙事主相信自己的權威身份,從而讓事主聽從他們的指揮。
如果事主真的涉及案件,一定會有民警當面與事主做筆錄,不會通過電話制作電子筆錄,通緝令也不會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向事主“提前”通知,更加不會要求事主向所謂安全賬號內匯款、交保證金。
案例二
承諾返傭金騙兼職學生
大學生小劉被人以上網“做任務”返傭金為名,騙取3萬余元。另一名大學生小孫上網時,有人通過網絡聊天工具問其是否愿為網店“刷信譽”,并承諾事成后返還其本金及酬金,小孫在對方指導下先后5次購買共計1萬余元的商品,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
此類詐騙案件的嫌疑人往往先是要求事主小額購買,并全額返還購物款和傭金,獲得信任后,才會要求事主多次購買大額商品,各種網站進行“刷信譽”、“做任務”兼職宣傳的大都是詐騙分子的幌子,希望廣大學生不要妄圖通過此種方法獲利。
案例三
冒充老師讓學生轉賬匯款
近期,大學生小張接到學校“老師”電話稱讓其到學校辦公室找對方,小張到學校后,“老師”稱現在辦公室有其他領導,需要送點禮,讓小張到銀行幫助轉賬。小張通過網銀轉賬的方式匯給指定賬戶3萬元后,發現不對勁,便向學校領導進行反映,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
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冒充領導、老師等特殊身份,事主就會降低戒心。
學生一定要使用對方在自己手機上存儲的號碼核實身份,如果沒有其他的聯系方式,可以通過其他人側面打聽或者當面核實,盡量避免被騙。
(北京晨報記者 張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