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蘇衍? 來源:網絡?
? ? 每到三月,我們都會想起這樣一個人:似乎他的樣子總是這樣,手中握著槍,頭上戴軍帽,清秀的臉龐總是微笑著看著前方。
他的名字叫雷鋒。
他很平凡,出生于窮苦的農民家中,七歲時就成了一名孤兒。在他參軍后,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運輸班長;但他卻不平凡,因為他的名字卻鏤刻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為什么?原因很簡單:一個人做好事很容易,但他若是一生做好事卻很難,而雷鋒卻做到了。這是我想起了蘇格拉底讓他的學生每天甩手兩百下,而只有一人做到,他就是古希臘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柏拉圖。柏拉圖之所以是柏拉圖,是因為他對待真理就像對待簡單的甩手運動一樣,能堅持不懈追求。可以說是堅持造就了柏拉圖,那么同樣的,是雷鋒心中堅定的信念造就了雷鋒。
雷鋒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熟記于心吧吧。那么誰能夠告訴我“雷鋒精神”是什么?或許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為人民服務”?或是歌中所說的“愛憎分明”、“立場堅定”?再說大一點,抑或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的結合?我想,大家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答案。當然,我們也不必為“雷鋒精神”下一個死板的定義,它就是它,數十年來始終未變的它。
今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大會上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自己建立了一個尋子網站,并且截止2015年11月,他們幫助1200多個被拐走的孩子找到親人。感動中國給予他們的頒獎詞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他們叫做張寶艷、秦艷友。在他們身上,我似乎看見了當年的雷鋒。雖然時代不同,雖然方式不同,但他們都用自己的愛心、善心,鑄造著善良人性的豐碑,點綴著美好人間的光芒。
說到這里,我想和大家談一談,細心的同學也許發現了,每天上學時,偶爾會發現街道旁樹立著這樣幾組詞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黨的十八大成功召開,首次以這十二個詞語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這里是不是也蘊含著雷鋒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二十四個詞要求著我們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范,建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完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建設目標,實現價值觀,我們便需要雷鋒的這種精神。無論是我們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中國的公民,我們有義務憑借自己的力量,為中國實現價值觀而獻出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的建設而添磚加瓦。
轉眼間,春暖三月已近尾聲,或許我們在生活中不會刻意地想起雷鋒這個名字,但只要我們能夠記起冥冥之中能發現自己的心中有著這樣的一種精神,這,就已足夠。
我的文章結束了,但雷鋒精神卻沒有逝去。我希望我們能在每年的三月,都會想到,或說道:“哦,許多年前有一個助人為樂的雷鋒。”或是學著雷鋒,從自己的身邊發現,隨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為學校,更是為著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