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廣泛引導大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上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7月6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數智青春”鄉村振興促進團于涪陵區羅云鎮開展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第三站。活動由團學指導老師(主持工作)黃美雪、團學指導老師殷玉卿帶隊以及21名學生志愿者參加。
青山有幸埋忠骨,銘記歷史祭忠魂。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對革命先烈無限崇敬的心情,志愿者們來到了烈士陵園。祭掃儀式在革命歷史紀念碑前開始,全體三下鄉志愿者在烈士紀念碑前整齊列隊,莊嚴肅穆,鞠躬默哀,敬獻鮮花,沉重悼念四川紅軍第二路游擊隊的英雄烈士們。通過實地參觀、聽取講解,志愿者們從一幅幅寶貴照片、歷史資料、文獻、實物等材料中,感受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不懼犧牲、不懈奮斗、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
(志愿者們敬獻鮮花)
(志愿者們聽取講解)
(觀看紀錄片)
(志愿者談參觀后的感受)
志愿者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學科優勢助力紅色文化傳播,采用互聯網線上直播的方式記錄重走紅軍長征路的全過程。整場直播觀眾總數達1500人,點贊次數共達15萬次,評論人數達百人。志愿者們從紀念館出發,來到當年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沿著當年紅軍足跡,重走紅軍長征路,緬懷當年的英烈,感受紅軍的信念。長征之路很遠,因為每一步都需要用血汗和意志去丈量;長征之路離我們又很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應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文化。
(長征路起點)
(志愿者們重走紅軍長征路)
(志愿者們中途休息唱紅歌)
紅色故事青年講,“聲”動人心感黨恩。志愿者付煜煒同學通過直播鏡頭向大家分享了紅軍長征故事,他講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心懷希望和光明,他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二萬五千里漫漫征程,他們是長征的領導者,他們是長征的參與者。我們要永記長征精神,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志愿者講紅色故事)
(志愿者談感受)
在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短視頻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農具”,以農民為主體,在社交應用平臺上將農村、農業生活現狀本真呈現并發布。我們志愿者利用好這“新農具”對留守婦女進行簡單的短視頻剪輯培訓,志愿者們結合自己的視頻制作經驗,從拍攝手法、鏡頭運用、畫面拼接、添加要素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現場演示如何制作短視頻。通過本次培訓進一步提高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能力,依托羅云鎮的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帶領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進行短視頻培訓)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為改善鄉村環境,持續擴寬群眾增收渠道,羅云鎮引進新品種向日葵—油葵,油葵成熟后即可以榨葵花油又可以曬干做瓜子,既提高了畝產效益,為群眾增收開辟了新路徑,又促進了生態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蓮”通致富路,羅云鎮采用因地制宜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現有池塘種植荷花,該荷花品種不僅可供欣賞,還可以以蓮藕和藕粉的方式進行售賣。從綠色生態到綠色經濟,羅云鎮全域旅游內涵不斷豐富,著力打造特色鄉村旅游景點,不僅為村民帶來了綠色收入,也成為助推地區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名片。
(油葵長廊)
(千畝荷花)
(合影)
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第三站圓滿落幕,通過“行走的思政課”,人工學子們表示要爭做實干先鋒,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爭做精神先鋒,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爭做人民先鋒,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爭做時代先鋒,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曾文/文 張小蘭 趙欣冉 張世坪/圖 傳媒中心 王建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