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喻露瑤、杜俊杰、謝娟、楊瀟 攝圖:陳安可、拓坤昇、楊佳怡、李鑫、彭卓駿、謝娟、劉莉玲 編輯:田雨揚)“圍爐夜話”一詞來自于清代著名的文學品評家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意思是當人們送走喧囂的白晝,爐邊圍坐聊天,拉家常話未來。古時“圍爐夜話”常以“安身立命”為主題,分別從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持身立業、讀書立志、安貧樂道、濟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節義、為官執政等方面告訴人們為人處世的哲理。
3月15日、16日,重慶移通學院借鑒古人的“圍爐夜話”形式圍爐煮茶,于合川、綦江校區同步舉行“書院圍爐夜話”活動,為師生創造共話學業、共話成長、共話未來的良好互動交流平臺,明月朗照、圍爐暢聊,這是屬于移通師生的閑適時光,更是師生歡聚交流、學習共促的美好時刻。
(合川校區分享環節)
(合川校區分享環節)
(綦江校區現場)
首期“書院圍爐夜話”活動邀請到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國仁教授,圍繞“數字經濟時代下的信息技術”主題,為移通學子帶來經驗分享。活動由中國新商科大學集團工科學科帶頭人陳立潮教授主持。
(合川校區分享環節)
(綦江校區分享環節)
王國仁教授從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發展趨勢、互聯網與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定義、趨勢預測等方面對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技術展開講解。王教授提到,信息技術社會正在經歷從IT時代到DT時代的轉變,近40年來,信息技術社會的演進經歷了五大形態,每一個不同的形態都表現出了每個時代的特點——從穿著白大褂在機房里面使用電腦到現在的移動終端的使用,是體現出社會的高速發展。在大數據思維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從處理的樣本數據變成全部數據,最關鍵的轉變在于自然思維轉向智能思維,運用過去的經驗,體現在數據里面,去分析未來,去優化未來。王教授指出,大數據是社會進步的成果,是創新的源泉與引擎,數字經濟對世界經濟、政治、科技格局都產生深遠影響。
(綦江校區交流環節)
關于數字經濟時代大背景下的信息技術發展前景,在聆聽了王國仁教授、陳立潮教授深入淺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后,現場師生給出了各自的觀點與期待,從科幻領域的信息技術展望、信息技術發展對未來就業形勢的影響、數字經濟時代生活質量的提高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共同交流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技術發展前景,不論是去年大熱的區塊鏈、元宇宙話題,或者當下最火爆的ChatGPT以及《流浪地球2》中的數字生命、AI莫斯、量子計算機等概念,都無疑彰顯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實用性和前瞻性。
中國作協會員、重慶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重慶移通學院科幻學院教師羅琳對于本次談話提出對數字經濟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發展與倫理關系的觀點和看法,她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大數據庫,個人數據及關系網匯集起來將會形成信息流,如何合理合法地利用數據是個難點,在科技發展的情況下,如何伴隨科技發展去討論科學倫理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綦江校區交流環節)
(合川校區交流環節)
活動現場,各專業學子以各自專業視角出發,圍繞信息技術領域應用問題與教授進行交流,實現了多元化、多維度、多角度的交流學習,真正完成了對話專家、答疑解惑、共學前沿。“圍爐夜話”意義便是如此,讓師生通過共談共享汲取新信息、接收新觀點、拓展新思路、找尋新方向,也能打破學科交流壁壘,在書院內進一步夯實朋輩圈層互助共享有利引導、在校園內進一步強化育人資源聯動融合效用發揮最大化,為師生的學習、發展打破限制、創造可能。
(合川校區交流環節)
(綦江校區交流環節)
(合川校區現場)
(綦江校區合照)
據了解,作為重慶移通學院特色育人新舉措,“書院圍爐夜話”活動以1+1+N的形式進行,即一名主持人和一位特邀嘉賓與多名師生有主題的進行近距離互動。每月從通識教育的專題領域、商科教育的實戰案例、專業學科的前沿熱點等多領域中選擇話題,誠邀知名專家、行業大咖、高校名師等重量級人物到校與廣大師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圍中進行多層次對話交流,全力構建思維互動、學科交融、雙院聯動、觀點碰撞的新平臺,以此培養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商科思維,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提升整體性思維,開拓視野、提升格局,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