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田雨揚)編者按:作為教育部首批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重慶移通學院回應時代發展需要及區域戰略新興產業需求,明確“信息產業商學院”辦學定位,構建了獨一無二的“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極致的完滿教育引領,充分的通識教育、基本的商科教育、必要的專業教育、國內領先的特色教育合力打好組合拳,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數字經濟時代高情商經營管理人才,成為中國大學素質教育排頭兵。
2022年5月,ABC中國民辦大學排名權威發布,重慶移通學院以142.0的總分位列全國民辦大學第一,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獲廣泛認可。在榮譽的鞭策下,學校半年來成果斐然,現推出“見證中國民辦大學第一”系列報道,展示學校素質教育創新舉措及優秀成果。
商科教育不僅僅是知識體系,更是能力結構。中國新商科大學集團總裁彭鴻斌博士指出,“重慶移通學院的商科稱為‘新商科’。首先有行業背景區分,定位于信息產業,關注信息產業企業;同時,有大量的完滿教育和通識教育,以及書院制培養平臺;更重要的是學校的商科重在實踐,充分與中小企業具體實踐相結合”。
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現實,“商科+互聯網”已成必須趨勢,所有的商科專業和課程正在往互聯網方向轉化。比如財務,向大數據、云計算轉型;金融,向互聯網金融轉型;比如互聯網時代的品牌與營銷管理,廣告正在往網絡上的圖像、視頻溝通方式傾斜。
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召開會議,就“新商科”的概念、內涵和實踐途徑進行了探討,并對商科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等進行了廣泛討論。面對新經濟、新市場、新企業、新顧客的巨大挑戰,信息時代的企業變革加速,組織更趨靈活,對商業人才素質提出新要求,商科教育體系必須回應變化、轉型升級,由傳統的單一職能型商科教育轉向交叉復合型新商科教育。
“新商科”是對傳統商科進行學科重組交叉,將新技術融入商科課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為學生提供的綜合性跨學科教育。經過三年探索,我校新商科的“新”已經獨具特色和代表性。
重慶移通學院定位于信息產業商學院,作為“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板塊,商科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產業經營管理人才。新商科是以信息學科背景為依托,結合信息產業人才需求,從信息產業角度(信息產業企業案例等)切入,即“商科+信息產業”,再通過“商科+完滿+通識”的融合創新,并結合行業社會實踐進行商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新型商科。學校將工、管、文等學科與商科進行交叉融合,形成“商科+信息產業+完滿通識+實戰項目+大師課(Learning by doing)”的“新商科”模式,堅持案例與項目主導、理論與實踐并重,讓學生具備信息產業知識和技術基礎,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論和工具,切實提升他們的商業經營思維、市場創新意識和團隊領導能力。
根據學校職能分工,全校學生的商科教育由淬煉商學院和國際商學院承擔,淬煉商學院定位于“信息產業類商學院”,國際商學院定位于“信息產業類國際商學院”,兩學院采用“一個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以下簡稱淬煉·國際商學院)。其主要功能包含專業商科教育、全校商科教育、國際商科教育三個方面。
專業商科:立足融合發展,打造經營管理中堅力量
作為二級學院的淬煉·國際商學院本身,將學校“四位一體”中的“商科教育”和“專業教育”合二為一,對商學院5300余名學生開展信息產業新商科教育,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四個專業結合市場需求和學校特色,分別就各自專業進行特色定位。結合信息產業發展趨勢,各專業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工商管理專業開設人力資源管理、智慧物流兩個方向,財務管理專業開設大數據財務與會計、互聯網金融與投資兩個方向,市場營銷專業專注于新媒體營銷與品牌策劃方向,資產評估專業專注于價值管理方向,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商科教育與完滿、通識、書院、企業等深度融合,在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的各項“淬煉”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與完滿教育融合,如營地教育中心開設的“淬煉領導力課程”。該課程圍繞“領導行為”“思維創新”“團隊協作”“沖突解決”等維度開展多樣化課程設計,側重于培養學生們“如何在一個團隊中做好領導者”的能力,通過沙盤模擬、攀巖等項目增強學員間的溝通、判斷、決策,掌握領導力要義,拓展自我思維,進而提升自身領導力水平,建設好一個團隊,在未來人生目標中,鞭策前行。與通識教育融合,如積極與通識、科幻、電影、創意寫作等多方互動,提升師生思辨、審美、寫作等綜合能力;與書院合作,引入校企合作企業資源,組建工作室,讓師生做中學、做中成長;與企業持續合作,教師參與企業實戰項目,撰寫本土企業案例,引入高管進課堂,邀請創始人等與師生面對面,全方位啟發和引導學生成長。同時,積極引進珍島智能營銷實驗室等國內一流實訓平臺,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商科大賽,每年獲全國市場營銷大賽、全國管理決策大賽、“三創賽”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多次。
專業商科教育課程設計從教學內容、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及課程評價等多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嘗試。
教學內容上,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引,以系統觀點對傳統課程體系進行改造,課程內容適應社會、企業、學校和學生現實發展,且富有邏輯和層次,有利于學生習得復合型知識和能力結構。課程設計上,力求基于問題設計,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完滿教育項目、書院制平臺中實踐、淬煉,然后根據自身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去主動抽取理論學習、研討和感悟。教學模式上,教師專注于課程內容、案例和實踐的設計,學生通過實踐、案例分析、社會調查、課堂研討,有針對性地獲得和反思知識理論和方法系統。課程評價上,逐步放棄簡單的考試等知識屬性的評價,以實際項目、課程設計、產學研成就等能力導向評價作為主要考核方式。
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對提升學校專業建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辦學品牌起著重要的作用。
淬煉?國際商學院副院長曾璐和財務管理教研室主任張丹丹老師等通過線上課程建設,將《基礎會計學》打造成市級在線精品課程,極大的加強了商科+課程的專業建設。副院長范保珠老師從優化《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大綱入手,將傳統的商科課程從概念、原則、特征等知識點傳授中脫離,融入新的教學模式,擺脫學生不會做、不去做、不敢做的現狀,構建知識從傳授到接受再到運用的一條鏈學習模式。市場營銷教研室主任寇小玲老師等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成功將《市場營銷學》打造成校級精品課程,并在此基礎上,聯合集團三校四區市場營銷教師團隊,成功申報集團第一批虛擬教研室。
全校商科:緊貼學校人才培養定位,鑄就高情商經營管理人才
全校商科教育覆蓋全校所有非商科專業近3萬學生。重慶移通學院淬煉·國際商學院成立商業基礎課程教研室、領導力提升課程教研室和綦江校區全校商科教學團隊,結合信息產業行業知識,承擔商科課程教學。目前,全校開設三大模塊“6+2”(6門必修課,4門選修課中選修2門)信息產業特色商科課程(領導力課程)。全校商科課程緊貼學校人才培養定位,與信息產業融合,并結合各專業特色匹配相關行業的師資和案例。目前,10門課程在優化和調整理論體系和案例素材等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模塊化教學。
全校商科教學團隊具備通信、互聯網、銀行、證券、保險、地產、進出口等行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占比近二分之一,學校不僅利用行業工作經歷匹配師資,還邀請其他非商科專業骨干教師,共同參與具有專業“個性”的商科課程打造。
全校商科通過“商科+信息產業(信息產業企業案例、中小企業案例、信息產業專業基本技術和知識等)+完滿通識+實戰項目+大師課”的融合發展,培育適應未來復雜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商業人才。“商科+”不是簡單的“加”,而是與各專業、完滿通識教育等的融合,在完滿實踐、專業課程開展過程中融合商科教育(商科理論、商科實踐、商業精神、商業倫理、商業文明、商業價值觀等)。
全校商科開設“問道”名師課堂、“商道”名家講壇、“企業高管進課堂”系列商科類講座,聘請國內頂尖管理咨詢公司華夏基石、北大縱橫等的專家開設商學選修課,邀請百度、京東、創維、海爾等知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到校開展講座,拓寬全校學生的商業視野和眼界。聯動書院共建“商科+”交叉融合工作室,邀請優秀校友與師生進行線上線下交流。同時,商業大咖讀書會、信息產業商業案例研究中心、招生廣告創意設計大賽、完滿商科雜志《商之瞳》等項目惠及全校學生,形成服務全校學生的商科教育矩陣。
陳鄭、范保珠、譚小珂等老師在暑假走進合優網、不貳科技等進行掛職鍛煉,深入行業內部和第一線,進一步探索“商科課程+”實戰項目;同時,學院各專業老師,也積極參與全校商科建設。李曉燕老師充分將商科課程與書院新媒體營銷工作室相結合,在新生研討課上以“圖像消費的大時代”為題,將淬煉·國際商學院和藝術傳媒學院兩個學院的教學跨界融合;潘泉宏老師成立了狼人文化新媒體工作室,并用學生們喜愛的方式,在抖音上創新打造了“潘潘老師談營銷”賬號,向全校學生普及營銷知識;唐思蓉老師建設了“品牌數字化廣告傳播教學研修工作室”,將 “運營內容”的淬煉·國際商學院與“生產內容”的藝術傳媒學院,兩院交叉融合、互相滲透。
國際商科:FOM本碩直通項目,鍛造國際化商業管理人才
國際商科作為商科教育三大板塊之一,一直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和造就具有國際視野和胸懷、具備跨文化管理思維和技能、敢于擔當和作為的高素質、國際化商科人才。
定位于“信息產業類國際商學院”的 國際商學院(FBS)將信息產業新商科教育與國際化相結合,整合中德資源,與德國私立商科大學第一的埃森經濟技術管理大學(FOM大學)強強聯合打造FOM本碩直通項目(管理強化類課程項目):本項目為4+1本碩直通培訓項目,開設會計與金融管理、國際市場營銷兩個碩士專業,旨在助力學生通過碩士入學申請、雅思分層學習、管理課程強化學習、導師全程指導等,幫助學生牽手德國FOM大學,進入德國FOM大學就讀,獲得德國FOM大學碩士學位。
正在接受商科課程的外國語學院學生壽曉燕表示,“學校開設的商科教育課程不僅能夠讓我學到更多本專業以外的商學知識,培養商業思維與邏輯,一定程度還教會我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小商機。通過案例分析課程,了解商業公司的興盛和發展壯大原因,并能從中汲取經驗。我想這對于我未來就業有很大幫助。”
剛剛結束了本學期的商科課程的學習,智能工程學院電氣類學生肖海玲說:“商科課程的學習,拓寬了我的知識面,了解到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創新創業形式和途徑,也增加了我知識的廣度,讓我看到了除了專業工作以外更多的可能性,促進了自主創新創業的可能性。”
“商科知識的學習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和提升,更善于用‘類比’來思考事情。” 數字經濟與信息管理學院樊旭東表示,“在學科競賽方面通過嘗試新方法取得了進步不錯的成績,我就會把這次比賽中的思維和處理方法類比運用到其他方面,將常規方法與之前比賽的思路結合,打開新的看待問題角度與解決辦法,而不是呆呆地就死磕問題鉆牛角尖。”
商,源自于社會,服務于社會。新商科人才的培養定是從社會出發,從市場的需求出發,從實現我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出發。新商科的教育模式在實踐中反復驗證和反饋,逐步完善,讓每位學生都具有基本的商科思維、經營知識和管理工具,已經形成我校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助力學生早日成長為信息產業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