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田雨揚)導讀:羅張旭,男,漢族,2001年11月出生,重慶榮昌人,竹逸書院(2020級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卓越14班)學生。在移通,羅張旭加入了雙創先鋒班。在導師的帶領下,他和團隊成員一起把賣花椒扶農助農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中實現營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從而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對項目實際落地的運營都有了豐富的經驗。
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讀大學除了學習,還要賣花椒。
我們要賣花椒
第一次了解到雙創先鋒班是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校級終選答辯上。作為參賽者,我看到了許多頗具亮點并有極大可操作性的項目。深入了解,我發現大部分優秀的參賽項目背后都有著“雙創先鋒班”的身影。好奇心驅使下,我仔細了解了“雙創先鋒班”的資料,才知道這是學校2021年9月正式開啟的新項目,對學生進行項目指導并幫助實踐落地。比賽結束后,我立馬報了名,通過了第三期雙創先鋒班的選拔。
賣花椒,就是我和團隊一起在雙創先鋒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項目前期,經過探討,我和團隊的小伙伴一致決定,把鄉村振興作為我們項目的核心觀點,把創業項目打造成扶農助農的優質平臺,不僅創新創業,也切實為辛苦勞作的農民們做一點事。
選什么產品是團隊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作為重慶榮昌人,我提出我的家鄉歷史悠久、品質佳卻受眾小的四大名陶之一——榮昌安富陶。它品質高卻遠不如景德鎮的瓷器出名,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但仔細一查,卻發現近幾年已經有好幾家大企業開始推廣和開發安富陶,我們只能無奈放棄。
我又想到家鄉出名的特色鹵鵝、麻布、折扇,提議做榮昌鹵鵝,理由是在合川還沒有打開市場。這又招來了異議:“不行,食品類的東西,保存、運輸、口味等都是我們很難解決的問題!”接下來幾個人提出的距離較遠的選品也都被一一否決。遠的不行,就選合川附近的!沿著這個思路找了一圈,卻發現很多都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事情就僵在那里了。
正在我為選品發愁時,偶然一次和朋友走到繽果城廣場,看到廣場擺滿了扶農鄉村振興成果的展板。“合川花椒,通過培育花椒種植花椒的產出給農民增收”,一個展板上碩大的標題和圖片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合川花椒?能不能賣花椒?我一下子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說干就干,我在群里把這個設想說出來,立馬獲得了團隊和導師的支持。
令人震撼的種植基地
經過資料查找,我們了解到學校附近的一個花椒種植基地——太和鎮曬經村。我恨不能立即飛到現場去。我們立刻給花椒基地的老板打電話,令人驚喜的是,老板很熱情,二話不說答應下來,還專門開車到學校接我們。
車輛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可以清晰地看見山坡上密密麻麻青翠的花椒樹,夏季風從車窗外灌進來,花椒的椒麻清香在鼻尖綻開。我們在老板的帶領下在田間地頭轉。老板告訴我們,基地的花椒大都銷往外地,但因為疫情反復,銷量和運輸受到很大影響。去年的貨還沒賣完,今年的又成熟了,只能屯在基地等買主。基地既要日常運營維護,又要下發工人工資,收益往往只能保持收支平衡,銷路不好,就得倒貼錢。
考察調研一直到了下午兩點,夏日炎炎的午后日頭正毒,我們看到一個戴著草帽、背著背簍的老爺爺頂著日頭摘花椒,順口問了一下老板:“這個是您那邊采花椒的工人嗎?他們一天掙多少錢?”老板坦言:“一天下來一百塊左右吧,一下午最多也就五六十塊錢,年紀大的還掙不到這么多,我們是摘多少算多少。”
我的內心轟的一聲被震撼了,這也太低了吧!想想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少則一千多,多則兩三千、四五千,比老爺爺辛辛苦苦采花椒的工資還高。我們在學校不受風吹日曬,不用下地勞作,體會不到花椒尖刺劃破雙手的疼痛,感受不到一顆一顆花椒采摘的勞累枯燥,日子不知道過得多舒坦。
看著兩鬢斑白的老爺爺和連連嘆氣發愁的老板,我心里泛起點點酸楚,鄉村振興最重要的群體就是他們啊!我們一定要把賣花椒這個項目做好,幫他們打開銷路,打響合川花椒的品牌知名度,這就是我們團隊做這個項目最核心、最基本的意義和價值。
困難的市場調研
慢慢地,我們的項目構想在老板的介紹中成熟起來。回到學校,大家都斗志昂揚,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這時,導師卻提出了一個讓我不以為然的問題:“你了解花椒嗎?”難道我還不夠了解嗎?作為一個重慶人,我幾乎每天都在吃花椒。這么一個小玩意兒,小小的、圓圓的、黑青黑青的,可以研磨成粉,也可以直接使用,每個家庭和餐館都會備著。
但是,團隊的第一次市場調研卻顛覆了我的認知。我和幾個隊員分別去了合川周邊幾個菜市場,將調料區的商家問了個遍,發現好多賣花椒的商家既不知道花椒的品種也不知道花椒的產地,只知道在哪里進貨。我們這下才知道,原來合川花椒在本地的使用率和知名度都不高。導師提醒我們:“你們要看看重慶買花椒的人是什么人,哪些地方花椒的使用量最大!”這句話就像岸上的燈塔,在看不清方向的漆黑夜里,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火鍋店。
重慶的火鍋就是麻和辣,麻味就是實打實用花椒熬出來的!我們趕緊去火鍋店調研。一進火鍋店,我們便直接了當對老板說:“老板你好,我們是移通的學生,想對您的火鍋店做一個市場調研。”老板本以為是吃飯的顧客,一臉的笑意,聽我們說完,再看我胸前掛的名牌,笑容瞬間僵在臉上。我沒在意老板的表情,不停地向他介紹我們的目的。很快老板就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我問老板一個月大概用多少花椒,老板的眼神就像打量一個騙子:“二三十斤吧。”我追問,她又支支吾吾地改口說“三十多四十斤左右”。我猜這個數據也不準確。我這時才明白,市場調查也不容易——要想和別人順利溝通,必須要先取得對方的信任,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反應,不能一味只顧自己的需要。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們終于拿到了詳細的花椒市場數據。這時,“青創椒”項目才正式宣告起步!
比賽只拿到了第12名
前一陣子,我和團隊成員帶著“青創椒”項目參加了合川區“優創優幫”的大學生創業比賽。初賽需要上臺答辯,團隊中也正好有一位匯報能力優秀的隊員,正是他參加匯報、路演答辯,我們才順利進入到合川區的區選。可比賽前一天他卻突然說來不了了,巧的是,二號備選答辯人身體不舒服,也不能上臺,最后竟然必須要我上去頂住。雖然答辯稿已經由其他組員寫好,但當時在緊張和巨大的壓力下,我怎么背都背不下來。十二點鐘到達會場,兩點鐘開始答辯,我利用兩個小時時間硬生生自己重寫了一份手稿,但寫完就已經沒有時間背了,很可惜,最后我們只拿到了前12的成績。這也讓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做多手準備,就不會面對突發情況手忙腳亂。
盡管我們比賽成績不理想,但,我們的“青創椒”項目卻收成不錯,截至目前,我們的實際盈利已經超過了 1.8萬元,獲得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二等獎、青年鄉村振興創業大賽校級第一名、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 創意 創業”挑戰賽校級三等獎。
我的收獲卻不只是這1.8萬元。之前我學的很多東西都還停留在書本上,也完全不知道怎樣建一個團隊,更不要說完完整整做好一個項目。雙創先鋒班讓我像一只海綿不斷汲取知識,精進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導師們帶領我們對項目進行優化,幫助我們將一個個天馬行空的創業想法,變成現實中實際運營實現營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經過這個項目的鍛煉,我和我的項目團隊無論是從對創新創業的理解還是對項目實際落地的運營都有了更豐富的經驗。未來,青創椒的故事必定更加精彩,我的故事也會更加炫目!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江銘宇
總編審:孫善清
(重慶移通學院“我在書院讀大學”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