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田雨揚 撰稿:陳俊杉 江銘宇)導讀:蘭琳,女,2001年4月,重慶市人,重慶移通學院別都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卓越6班)學生。蘭琳大學期間一直忙碌于參與活動、策劃活動、組織活動。對自己的大學,她總結說:“每次參加活動,都會給人收獲,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在活動中體驗成敗,總結經驗,遠比課本上的收獲要大得多。”
在移通我加入的第一個組織,是別都書院學生自治委員會。大一時,懵懵懂懂,對學校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天幾乎除了上課就是待在寢室。但不久,我就開始焦慮,因為室友們似乎都很積極,每天周旋于各個學生組織、社團的面試。我該咋辦?這時,一個室友告訴我:“進入大學就得多出去參加活動,移通這么多精彩的活動,去了得便宜的是自己,不去白不去。”懷著從眾的心情,我隨便找了一個去面試,結果就進入了別都書院。
沒提前預約場地
當干事時,我組織了一場“寫作技巧分享”的活動,最終報名有五六十個人。活動很簡單,只需提前預約場地和調試多媒體設備,我就沒太當回事。主席提醒我,我也只是敷衍一句:知道了。心里卻不以為意:提前兩天預約場地不就行了?
萬萬沒有想到,當時正好處于學校活動“大爆發”,書院空間異常緊張,等我去預約時才發現,我想要的地方已經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我目瞪口呆,腦子一片空白:這該咋弄?
我惴惴不安地去找老師,老師聽說后,并沒有責怪我,這讓我心里略為放松了一下。他把參與活動的組織都叫到辦公室,商量解決辦法。我悄悄地向后一退再退,直退到門邊,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想辦法。我垂著頭,縮著肩,盡力減少自己的存在感,心里惶恐不已。
他們很快商量出了一個又一個替代場所。為了確保成功,這次是老師親自打電話。“劉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你們書院后天還有空余的活動室嗎?”“張老師,不好意思,我們這邊臨時出了點狀況……”
眼見得幾個電話打下來,幾個方案都不可行。老師拍著腦袋,仰起頭想了半天,又去和占用了我們原定場所的人打電話商量,說了很多好話,才讓人家另擇場地。
我全程就站在辦公室一角,看著大家不停地說好話、道歉,心里沉甸甸的,十分難受,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鉆進去。這一切都是由我的疏忽和懶惰造成的,是我太想當然,太不認真。
事情解決后,我看到我們主席向我走過來。我以為他要來責備我,心虛地低下頭。余光掃見主席抬起右手,下意識閉上眼,縮了一下脖子。但他只是輕輕將手搭在我肩上,拍了拍,笑著說:“沒事,下次再有這種活動記得早一點預約就好了。”
本以為會遭到責罵,但是迎來的卻是安慰和鼓勵。這讓我心里一下熱乎乎的。打那刻起,我是真的知道了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以后每一次活動都做到了盡可能提前去做準備工作。
老師救場
經過這件事,我以為活動只要提早準備,提早宣傳,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意外卻總會出現。
我組織的活動中,參與人數最少的一次只有六七個人到場。那是一個關于寫作提升的活動,讓參加者帶上自己的文字作品,我們邀請老師進行一對一指導修改。
活動前,我吸取之前沒有提前預約的教訓,提前準備了很久,早早就開始宣傳。先在QQ上進行推廣,將這個活動發在了別都書院的書院群,把活動要干些什么、在哪里舉辦等介紹得一清二楚。同時,我們自己還專門建立了一個QQ群,把以往參加過我們活動的人都拉了進來。為了確保人數,我還叮囑我們的干部們一定要來現場充人數。
我做夢也沒想到,最后參加活動的,竟然只有我們“充數”的干部們。活動組織得很尷尬,在場的學生非常緊張,不知道具體該干些什么。邀請的老師努力做出笑臉,講著一些提升寫作能力的趣事妙聞,并親自走到每一個同學面前批改指導。好在經過老師的調節,現場氣氛終于緩和,活動總算看起來順利完成了。
事后,我分析,我們的宣傳太片面了,喜歡寫作的人數本來就很少,我把活動通知發在書院群,并非寫作群。而書院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宿舍群,喜歡寫作的不多,甚至很多人還屏蔽接受不到消息。也就是說,宣傳沒有傳達到真正喜歡這個活動的圈子里去。宣傳對象錯位,響應寥寥無幾自在情理之中。所以,既然是有關寫作的活動,那就一定要在寫作的圈子中宣傳才行。再者,我們的宣傳力度又沒有跟上。宣傳的效果,并不是你把海報、通知貼出去就算完成任務,很多情況下,這只是一個基礎,后面一定要有足夠有效的線下推廣手段才行。
要選對的人進行對的宣傳!經歷了這次失敗,我又有了新的收獲。所以,這次失敗并沒有讓我有挫折感,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既然失敗也有收獲,再多一次失敗又有何妨!
“藕”然心動
在一次次的跌跌撞撞中,我慢慢成了學生宣傳工作的骨干,參與了很多大型活動的報導。
有一次活動我印象深刻,就是全校組織的挖藕活動。移通學院池塘很多,夏天荷香陣陣,醉人心脾,沁潤著校園的美麗;秋天葉枯藕肥,可以利用挖藕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挖出的藕由學生自己去組織到社會上進行銷售,又擴展了學生的社會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商業意識。
為了報導好這次活動,我們策劃了很久。為了確保宣傳的效果,我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預留了近半個月的時間進行宣傳,不僅有線上的分享,還有線下的海報,以及優學派上的推廣。
為了提升宣傳效果,策劃時,我們專門聚在一起組織了“頭腦風暴”,思考哪種宣傳方式更吸引人。
“多聯系一下學校各個宣傳平臺,讓他們協助我們做一下宣傳?”
“拍一個專門的活動宣傳片?”
大家都很興奮,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
有一個人的想法令我腦洞大開。他提出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做——以藕的視角為出發點,描寫藕的所見所聞。這個點子讓大家目瞪口呆。可能大家一下子很難接受讓藕來做記者的轉變,也可能因為這樣很難營造活躍的氣氛,最終方案被否了。
我又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提前走一波,先預告一下我們參與的隊伍,放一些別的參賽隊伍的照片,然后再與去年的隊伍進行對比。可能是覺得這個方案不夠簡潔,我的這個方案也被否定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有那么一點不舒服,酸酸的——當時我內心特別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
不過很快,我的失落就被活動氣氛一掃而光。一個團隊挖到了藕,就會齊聲大叫,聲音大的感覺整個校園都能聽到,笑聲更是能沖破天際,那個氛圍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明顯感受到。我站在藕池邊,聽著大家的歡聲笑語,看著大家挖藕的動作,舉起相機,定格了一個動人的畫面:幾個同學渾身沾滿泥巴,一手抱著一個藕,腳連著腳,有甚者腳上還勾搭著一個,滿臉堆滿笑容。
看到這個歡樂的場面,我覺這個活動太有價值了,既讓大家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又緩解了學習壓力,還擴展了視野。這時,我想了很久的一個問題也似乎有了答案。移通為什么要組織這么多活動?因為每次參加活動,都會給人收獲,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在活動中體驗成敗,總結經驗,遠比課本上的收獲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