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賽場,只能一路狂飆。為營造多元交融的朋輩文化氛圍,打造積極陽光的潮流社區文化,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潮流價值觀,重慶移通學院綦河書院以“物品、故事、展陳、互動”為核心,5月26日至27日全新推出故事博物館系列活動,于晨鐘·文化展廳舉辦機車故事展。高崧耀,蒲陽,許健豪等冠軍車手也為本次機車展助陣。
摩旅文化——我們在路上
走進晨鐘·文化展廳,“綦”士們齊聚一堂,雅俗共享,助推體育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機車起源于19世紀,在百余年歲月的洗禮下,機車已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亞文化。無論是馳騁公路的狂風與自由,抑或狂野不羈的機車服飾,在文化展廳現場都能一飽眼福。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被貼上飆車、擾民等固有標簽的機車黨們 也被迫追加禁摩令。但近些年來,駕照的嚴管發放,使得禁摩令不再是“一刀切”,騎士們有了正規牌照與保險,遵守交規,文明駕駛。他們努力地讓摩托車成為一輛真正的車,一輛有路權的車,成為大家的愛好,成為每一個騎士,最美好的記憶。
“看到展廳的機車你想到了什么?”
“遠方,我不知道將要去向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機車精神——驕傲的“綦”士
晨鐘響起,騎士們不分高低,磨膝壓彎,把油門握在手里,把檔位踩在腳下,宛若離弦之箭,肆意馳騁,熱愛著眼前一瞬而過的風景,感受著澎湃洶涌的激情。
劉芯言同學談到,他喜歡在讀書期間游玩綦江,橫山,古劍山,騎行機車也必須戴好頭盔,其次便是將心態放平,因為心態的變化會使得騎行速度加快,增大安全風險。
《我與機車的10小時》記錄下郭俊逸同學的“機車精神”。通過時間線的穿梭,涵蓋著他每天花10個小時努力賺錢提車的艱辛,也有著喜提愛車的喜悅,他講道:“騎車的樂趣永遠不在于駕駛本身,它也可以來自沿途的風景。”
“摩旅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去接納不同的人。”魏欽翰同學在《我與綦河書院的2132公里》中這樣寫道。他熱愛與三五成群的摩旅人士們一切迎著晚風,共享旅途故事,這總是讓他感到萬分溫暖。
魏欽翰的故事以#移通學院一學生騎行2000公里報到的話題分享到微博后,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大家的評論基本都圍繞著“這樣的行為太帥了”、“真有魄力”這幾個點討論著,再一次刷新大家對“機車黨”的認知。
在循環往復的車輛顛簸之間考取D照是鐘耀同學最驕傲的事,“騎帥不騎快”也是他一直秉持的原則,摩旅是一件讓人十分興奮的事,他始終熱愛,始終如一。車途漫長,不必拘泥于小方框看世界,在這里,同驕傲的“綦”士們一起感受風的姿態。
留言之墻——奔波的生命
雨停了,風小了,兩輪承載著靈魂,跨上機車,為生命來一場奔波。在文化展廳的盡頭,是無數“綦”士們的留言墻,標新立異,機車電掣,背著包一頭撞進地平線。同學們紛紛在打卡墻寫下自己的摩旅夢,標刻下想要到達的地方:“隨心所欲,去想去的地方!”“我想去庫爾勒!”“一路風景,一路故事!”“我與舊事歸于盡,來年依舊迎花開!”“祝中國車展越來越多,越來越成功!”……給夢貼一張郵票,風雨兼程,一葦以航。
“在路上”成了騎士們在追夢途中的最好風景,短暫的旅程不僅僅是抵達,也是開始。在自己夢想的道路上一路馳騁,哪怕已近黃昏,也為著生命而奔波。
本次機車展立足于重慶移通學院綦河書院故事培養體系,表現出移通學子的價值觀念,這里的一切都有始有終,機車也總是令人熱血沸騰。騎士們駕駛著這臺機車,攜夢一起,全速推進。構建興趣圈層,打造潮流社區,本次機車故事展完滿落下帷幕,文化展將這份雋永的記憶刻印在青春歲月中,提升學子們的審美素養,為共建家文化助力!
撰稿:徐莉
圖片:馮紫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