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黃鑫 江銘宇)有一個人,見證了移通的成長,從合川校區到綦江校區的建立,這一路,陪伴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成長。她就是重慶移通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盧鏡囡,在移通任職的十三年里有屬于她的見證、同行、熱愛和故事……
2008年,剛研究生畢業的盧鏡囡老師,帶著對未來的滿心期許,以教師的身份入職移通學院,成為外國語學院專職教師,這一待就是十三年。
有學生曾好奇問到:“Mirror,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chool ?”盧鏡囡老師給出了:“It is under construction.It will prosper.”的回答。
盧鏡囡老師用青春年華見證著移通發展,從南校區到北校區,從建設一半的水泥操場到綠茵塑膠操場,從僅有的兩棟教學樓到如今十大學院、各書院,從2007年合川校區建設到2021年綦江校區的建設,這十三年,移通在不斷的發展,雙院制教育在不斷實施,成為了中國民辦三強;十三年后的盧鏡囡老師從初入職場的“新手”教師到現在英語教研室主任,從稚氣內斂到成熟穩重,這一路是相互見證,相互成長。
2008年到2021年,十三年的教育之路,盧鏡囡老師不斷提升自我,教師這份職業對她而言,是神圣且光輝的,背后包含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盧鏡囡老師奉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認真備課是她課堂教學的四字箴言。每一次優質的課堂,背后都離不開盧鏡囡老師課前充分的準備,不論是課堂結構架設、PPT課件制作、教學內容等,她在課后時間都細心琢磨、完善,不懈怠。
為了呈現更好的教學,閱讀成為了盧鏡囡老師在閑暇之余的愛好。從英語教程,到文學典籍,再到科普圖文,盧鏡囡老師都有所涉獵。閱讀就是和不同的人對話,不斷開拓眼界,豐富見識,一本本書化作一滴滴水,不斷充盈著她的知識海洋。
“踏上三尺講臺,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應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既要有愛心能溫暖學生,又要用垂范去感化學生。所謂‘傳道受業解惑’,是責任,是日常?!?/p>
為完善課堂教學,創新學習方法,盧鏡囡老師細心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用學生喜歡的事物開展英語課程,設置課堂游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緊緊把握學生的所思所想,因材施教,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絕不僅僅是講單詞、教語法、做翻譯那么簡單,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教學方案,緊緊把握學生所思所想,通過師生對話、生生互動等交流方式,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聽說讀寫譯的語言學習過程中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盧鏡囡老師說道。
風雨十三年,盧鏡囡老師和移通一起成長進步,她將青春奉獻給教育,在教學中一步一步提升自我。在2019-2020年,移通學院表彰優秀遠景杰出教師,盧鏡囡老師便是其中之一。十三年間,盧鏡囡老師潛心教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
移通任教期間,盧鏡囡老師除了外國語學院本院的學生外,也教習過通信與物聯網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淬煉商學院等學院的學子。
“我覺得,在任教這段時間里,移通的學生們往往能夠帶給我不同的感受,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獨立自信’,一些學生他們能夠在聽寫單詞時在作業本上即興作畫,在口語測試中能夠大膽用唱誦英語歌曲,能夠將自己的愛好或者優勢與英語結合,發揮出自己的特長,這是讓我感覺很棒的,我也能夠在他們身上收獲許多?!?/p>
亦師亦友,教學相長,是盧鏡囡老師與學生的相處之道。
“學生從老師的課堂知識傳授中汲取成長的養分,而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自帶網絡基因、眼界開闊、思維活躍的他們,同時也能教會我們不熟知領域的新知識和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技能。一個人的知識、見解、視閾畢竟有限,但集體智慧、交流熱情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必將無窮?!?/p>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困難在于學生們不敢開口講,羞恥于講。對此,盧鏡囡老師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課堂上,面對羞澀于開口的學生,盧鏡囡老師會與其進行簡單的口語對話,慢慢引導學生,讓其不要擔心講錯,減輕內心對英語表達的恐懼,大膽用英語表達自我。
“語言學習沒有捷徑,如果有,那就只能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
盧鏡囡老師經常鼓勵同學們去參加外國語學院打造的“英德語言文化節”,文化節上會開展單詞拼寫大賽、英語配音大賽、演講比賽等各大品牌子活動。在單詞拼寫大賽上,學生們通過收集背誦生僻單詞,積累詞匯量,以比賽推動學生自我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樂趣,從英語中找到快樂。在英語配音大賽和演講比賽上,學生們需要不斷訓練口語能力,在大庭廣眾下進行英語演講,提高大家對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在舞臺上大膽表達自我。
盧鏡囡老師也大力倡導同學們,積極參與書院的學友計劃,結成學習小組,朋輩互助,共同在英語學習方面成長進步。
無論何時,盧鏡囡老師永遠是學生們的“定心丸”。她總是以微笑鼓勵學生,緩解學生緊張情緒,哪怕出錯,只要學生們能夠放開膽子,大膽在臺前表現自己就是值得贊揚的事情,學生的這一份勇氣更值得呵護。
作為英語教師,盧鏡囡老師深知英語的重要性,她告誡學生們:“英語的學習,或許困難,但英語在如今已經成為大家認識世界的第一道窗口、邁出探索世界的第一道大門的鑰匙,外語的學習,已經成為了我們與世界聯系的一部分,哪怕學習英語再困難,也不要放棄,要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堅持學習”。
十三年,4745個日夜,盧鏡囡老師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師崗位上,與學生們朝夕相伴,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在移通這片土地上揮灑著她的青春與熱血,用無悔奉獻,澆灌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