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母玉杰 鄭雅琳 劉書煒)
以畫面為基本元素,與聲音和色彩構成基本的語言和媒介,在銀屏上創造直觀感性的藝術形象和意境,這就是電影藝術。4月6日晚7點,北京師范大學周星老師在重慶移通學院繽果大劇院以最近熱門電影《我的姐姐》為始,為同學們揭開了電影藝術的神秘面紗,講解藝術批評的基本素養。
一般而論,藝術批評似乎屬于專業性強,情趣高雅的藝術行為,所以市場環境冷寂和范圍狹窄受限是當下現狀。但近年藝術批評較以往有了相當回暖的跡象,人人都做批評家,對于各種藝術現象和作品的肆意點評,使得藝術批評門檻減低,而藝術批評成為也大眾熱點。在2016年末關于藝術批評的喧鬧,導致的關于電影評論和評分的風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證據。
推究起來,藝術批評論的熱度上升,其包含了文化藝術在大眾心目中地位提升的緣故,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的無形提升,對于藝術的認知度就剛性增長;同時,中央基于文化精神在人民生活中的意義的強化倡導,不斷出臺新的鼓勵支持文化藝術的政策,也推動著藝術的認知價值。種種原因使得人們對于藝術文化評論熱度逐漸升溫,也正是藝術批評自身內在期望度增強所導致的結果。但必須強調,更為廣闊的參與藝術人群和蜂擁而上介入藝術評論的趨向,是新媒體網絡的媒介發展所相關的藝術評論大眾化參與熱潮決定的。自媒體的自由性,讓每一個人的參與評論意識得到增強,個性自由的網絡評論風起云涌,形成了強大的文藝評論的繁雜狀態。這其中有利有弊,自媒體的盛行使得網絡評論難以管控與限制,嚴重的可能會上升成網絡暴力。但這之中也產生了很多優秀的藝術表達形式,更多的人們肯定藝術創造并加入其中,這對于整個社會藝術風氣無疑是有利的。
不同于藝術理論的探索原理和涵蓋藝術規律的理論認識與索解,認知藝術批評的性質是首要之舉。顯然,藝術批評是基于藝術基本原理來關照藝術創作現象的一種學科專屬對象,需要必備的理論修養,也需要對于藝術創作的一定熟稔程度,還需要觀念認知和精細的分析能力。但區別于藝術理論尤其是藝術史論研究者,藝術批評有一種專業的素養,即針對性的操作分析能力,藝術批評顯然需要擁有眼光、理論素養和精神感知的能力,還有對于藝術有美感的判斷力。藝術已經是超乎常人的創造性對象,藝術需要個性稟賦,創作的作品自然微妙而內涵豐富,沒有水平難以探知奧秘。
所以,將藝術批評認定為是對于藝術現象、藝術創作、藝術潮流、藝術精神等等的一種針對性分析評判,客觀的看待對象,剖析藝術對象和創作的得失,判斷藝術對象在創作上的內涵與意義的價值等等。強調藝術批評趨向于適用對象而不只是理論抽繹,是強化針對性而不是理論假說,但顯然,藝術批評卻具有獨特的文化眼光支撐,藝術批評的理性是不可或缺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用藝術評論來取代藝術批評,但藝術評論也需要針對對象的觀念和知識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