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非遺傳習教育峽硯線下課堂在非遺傳習基地北山齋順利開展,工藝美術大師易宗成蒞臨授課,非遺研究中心20位非遺研究員參與了活動,此項教學活動由非遺研究中心教師李鳳勤組織實施。
所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非遺文化走進校園,讓同學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創造性,對于堅定文化自信有著積極的意義。峽硯成果的呈現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經過幾次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峽硯雕刻的基礎技巧,峽硯造型已經顯現,有美術基礎的同學已經在峽硯上雕刻出了美麗的圖案。
峽硯的打磨階段,需要用砂紙沾水細細打磨,一層一層的打磨硯臺的粗糙之處。同學們在打磨的過程中,一次一次的磨硯臺上的硯石,最后呈現的是稍微光滑的硯臺。想要呈現出峽硯的美,還需不斷地努力堅持。我們真正嘗試過別人始終堅持的事情后,才會明白其中的艱辛與不易,同樣也會更加敬佩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峽硯制作技藝的學習,是一個枯燥又磨煉心性的過程。同學們雕刻峽硯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依然專注與堅定。同學們手中雕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一份熱愛,更是傳承著一種生活美學以及傳統文化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