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是重慶市豐都縣開展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返鄉大學生。這群“00后”的大學生積極響應團縣委的號召,紛紛到所在社區、農村主動參與防疫工作。
今年19歲的楊靜,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北山書院學習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大一學生,便是其中的一員。她家住在重慶市豐都縣龍河鎮三磊子村,就在當地村委會便民服務中心旁不遠。
春節前夕,在了解到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緊缺的情況后,她就萌生了去到一線參加戰疫工作的念頭。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后,1月23日,她第一時間到三磊子村村委會報到,成為了一名防疫志愿服務者。
(楊靜同學在三磊子村便民服務中心執勤時整理疫情宣傳資料)
在三磊子村便民服務中心,每天下午她總是很早就來到服務大廳,她的執勤站崗時間為13點-17點,每天工作5小時,一堅持就是30天。
她每天的常規工作和任務,是協助村委會工作人員開展入戶走訪排查、登記身份信息、進行防疫宣傳以及消毒工作。大學生熟悉電腦操作,所以她也參與了村民信息整理和錄入工作。因為信息繁多,經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楊靜同學正在電腦前對信息進行整理和錄入)
“婆婆,您和家人千萬不要出門,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直接告訴我。”這是楊靜同學經常需要向村民囑托的話。
村里的老年人,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和了解,太隨意、太樂觀。她時不時的就會接待三五成群的老人結伴來到服務大廳咨詢各種事情,并且沒有戴口罩做個人防護。如果勸導的語氣不對,還會引起極大的不滿、不理解。這對楊靜來說是一個挑戰,如何同村民進行正向的解釋和溝通,如何引導村民戴口罩、少外出,她費了不少心思。
(楊靜在村委會服務大廳為外出村民辦理信息登記手續)
用村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防疫宣傳,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順口溜”編寫、向老人家里的年輕人耐心介紹尋得幫助等方法,使得村民樂于接受,并支持她的工作。每一次的堅持,換來的總是“小姑娘,謝謝你的好意,我們一定好好認識和改正,不給國家添亂。”善意的致謝和肯定,為她的志愿工作鼓了一把勁兒。
(楊靜與村委會工作人員在文化墻上張貼疫情宣傳單)
像這樣在抗疫一線工作的“00后”志愿者,還有很多。北山書院在舉國上下一盤棋緊抓疫情防控工作期間,開設“北山書院青年奔赴戰疫一線”系列專題報道,挖掘和講述北山書院青年大學生在疫情期間請戰一線的平凡動人事跡。與廣大學子共同見證青年肩負的使命與擔當,傳遞榜樣精神和力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專題共采訪5名北山書院大學生,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盡己所能奉獻力量,勇于擔當,沖在一線,共同迎接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