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特邀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理財顧問楊怡女士、唐小春女士擔任講師,開展了綠化校園金融生態系列講座。旨在普及賬戶資金安全、防范非法網貸、普及電信詐騙等金融常識,引導學生培養理性消費意識和風險責任意識,指導學生注重面試禮儀修養,從而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和諧的校園金融生態環境,助力廣大學子圓金融夢。
活動開始,楊怡老師結合金融行業內外部風險管控分析金融業現況、發展前景,解析銀行各崗位就職條件與人才需求,分享職業競聘經驗,鼓勵學生形成自我約束、自我激勵意識,明確自己就業發展方向,給未來打下夯實基礎。在同學們規劃職場未來的同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攔路虎”,楊怡老師通過一段視頻向同學們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校園貸”的內容與類型,并結合近期各高校頻發的校園貸案例和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著重講解了校園貸的套路和危害,校園貸為了套牢大學生這一特殊消費群體,有些借貸平臺以“借錢不怕坑,還款不用愁”、“零門檻,無抵押”等虛假口號誘騙在校大學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費,就此,楊怡老師通過剖析大學生消費心理,提醒學生們應當樹立校園貸防范意識,養成健康良好的消費習慣,幫助同學們認清并遠離校園貸的“泥淖”。
隨著國內金融業、通信業的高速發展,虛假信息詐騙犯罪迅速在蔓延,不法分子抓住大眾貪利懼損、花錢消災等心理弱點,詐騙的手段和花樣層出不窮,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網銀技術實施的非接觸式的詐騙手段,不法分子利用電信詐騙學生及家長的事件屢有發生,那如何讓“徐玉玉”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欲避其禍,必知其害”,唐小春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近年來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的“花式”手段,耐心細致地提醒學生們首先應當注意避免個人資料外泄,做到“兩不要,一主動”:對不熟悉的金融業務盡量不要在ATM機上操作;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和短信;接到陌生電話、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動向屬地公安機關或電信監管部門舉報。
同學們聽完金融風險、電信詐騙防范提醒,“純干貨式”的入職建議以及生動鮮活的案例,受益匪淺。在互動問答環節,紛紛對金融行業面試與就業情況、安全防范風險、自身遭遇困難等內容進行了提問,楊怡老師一一作出了詳盡的解答,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金融行業的了解和對自我管理的重視。
本次講座,充分體現了移通學院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地實施,為移通學子深刻認識校園網貸、電信詐騙提供了優質平臺,引導學生辨析校園網貸陷阱,從而遠離不良網貸行為,樹立理性消費觀,從而營造戒奢戒躁的校園文化。在為移通學子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行業剖析的同時,亦助力逐夢理想,望同學們不忘初心,堅持不懈,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