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帶領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師生訪問團,一行20多人前往了貴州西江千戶苗寨。該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德國師生體驗后直呼中國少數名族傳統文化真是魅力太大了!
懷著想一覽西江風情的心情,一行人共同踏上了西江之旅。上午11點半全團在新村村民的熱情歡迎下,訪問團終于來到了期待已久的千戶苗寨。剛下西江的旅游車,訪問團就被當地的熱鬧震撼到了,見到游人如織,商鋪林立,苗家的表演隊在廣場上向游客展示著苗族的蘆笙和舞蹈,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剛進入西江,西江依山傍水的格局就吸引了所有人,古樸的村寨,茂密的樹林,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田野。緊接著導游介紹千戶苗寨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民俗文化、村寨收入等等;不僅吸引著德國師生的注意,也激發了了中國師生的興趣。導游全程用英語講解并引用作家余秋雨游苗寨時說過的話:用美麗回答一切,高度概括了千戶苗寨的風韻。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從一座座古樸的吊腳樓里,傳來了銀匠敲打銀器的叮當聲,聽起來清脆悅耳,似從遠古傳來。下午3點訪問團來到了西江著名的銀匠村,它位于西江鎮的西北部坐落于半山腰的陽坡上,欄桿式的純木吊腳樓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村寨的四周是蒼翠的古樹和層層疊疊的梯田,群山環繞,林木蔥蘢。映入眼簾的是銀匠制作的苗族手工藝作品,老銀匠說在這個“小錘敲過一千年”的苗寨里,銀飾加工已成為當地苗族群眾傳承民族文化和發家致富的本領。而滿眼的綠水青山,則使苗寨更加富有靈氣。探訪完苗族手工銀飾后,中方小伙伴還換上了苗族服飾,更加深刻地體驗不同地區的地方文化。
隨后當地村民還特意邀請訪問團一起抓魚,并提前為訪問團準備了抓魚的工具還為大家做了抓魚的示范。看著村民很輕松的就能把魚抓了上來,于是中方小伙伴和德方小伙伴準備每隊各派三個人準備進行一場捕魚大賽。大家紛紛脫掉衣服和鞋子躍躍欲試,準備大干一場。可對訪問團毫無經驗的這些新手們來說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很快二十分鐘過去了村民們的筐子里早已裝滿了魚,訪問團還仍然毫無收獲,但是大家都沒有要放棄的意思,繼續耐心的抓魚。很快中方代表隊抓到了屬于自己隊伍的第一條魚,大家開心的歡呼起來,紛紛投來羨慕的眼光。
一個小時后中方代表隊又抓到了第二條,此時德方的三位代表隊仍毫無收獲不禁有些灰心,于是放棄了抓魚。但是中方代表隊仍沒有要放棄的意思,仍在在水里繼續堅持,德方代表紛紛向中方代表團的兩位女生的堅持不懈鼓掌!所謂有付出就有收獲,很快在中方代表隊的合作下成功的抓到了第三條魚,大家高興的熱烈歡呼,不禁再次感嘆堅持和合作的重要性。當地村民晚飯還特意讓大家用自己親手抓的魚燒烤,讓訪問團都真切的感受到食物的來之不易。
“第一次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真是大開眼界!”德方小伙伴Fabian說他從來沒有下過河里捉魚,這讓他有了一次新的體驗,感受到了大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苗族風土人情的魅力。飯后大家在西江千戶苗寨的萬家燈火的照耀下載著滿滿收獲的一天返回住所安然入睡,共同期待接下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