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德國北黑森應用技術大學師生訪問團走進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進行了第一天的交流與學習,為了讓德國師生更好地感受中國文化,我移通學院安排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傳統文化體驗課。
上午8點半,由聶羽菲老師執教的漢語體驗課在荷悅102教室開展。體驗課上,聶羽菲老師一開始就以介紹中國的地理位置、傳統食物、人口數量和民族等蘊含中國元素的方面吸引德國師生的注意。緊接著,聶老師用一些簡單的中文詞匯如“長城、兵馬俑”等介紹中國名勝地作為過渡,還用英文輔助學生理解,這種中英結合的教學方式很好地帶動了德國師生進入學習的氛圍。之后,聶老師講解到“音節是由聲母、韻母、音調組成”,并結合曲線圖和手勢,練習“啊”的四種聲調。
每位德國朋友身邊都有一位中國語伴,在此次課堂上他們與移通學院學生也展開了交流探討,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反復練習中他們體會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最后,德國師生還學習了一些必備用語,如“你好,再見”、“謝謝,不用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社交用語以及“請問洗手間在哪”、“我想要一點辣”等基礎常用語。學習過程中,他們積極投入實戰練習,在課堂上與老師互相問候,積極地嘗試用中文介紹自己的名字。整個課堂輕松愉悅,最后圓滿完成。
上午10點半,在學校藝術中心綜合排練廳開展了有關古箏的樂器體驗課程,由陳虹青老師執教。陳老師彈奏了一首富有江湖氣息的《滄海一聲笑》,聲音如高山流水般清脆素雅,更如瀏陽河一般清澈琉璃,學生們都沉浸其中細細品味著音樂帶給自己的寧靜。陳老師說:“我身前擺放的是二十一弦古箏,是目前最常使用的規格。《滄海一聲笑》難度很低,適合剛入門的新手練習,接下來我會教導大家彈奏其中一個片段。”她利用古箏琴弦由細到粗的排列順序,將每根琴弦編號,組成一段簡單明了的樂譜,很快學生們就熟練掌握了片段的彈奏方法。
陳老師還簡單介紹了幾種簡單的古箏彈奏技巧,她一邊向大家示范一邊說:“我們的身體要靠近箏的右端,距箏約15公分,上身端正,手臂松弛,曲肘置手于箏弦上,腕部放松,這是常用的彈奏姿勢。彈奏時大指略微展開,手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這樣彈撥琴弦時聲音更加清脆。”在學生們了解了有關古箏的彈奏技巧后,大家坐在古箏前和陳老師一起彈奏了《滄海一聲笑》。陳老師帶頭奏響第一個音符,與學生此呼彼應,交織出的美妙音樂回蕩在排練廳中,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讓人印象深刻,讓德國師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魅力。
隨后,代表團一行人來到風雨球場,這里正在開展功夫課程體驗課。學習中國功夫文化,體驗中國傳統風情。老師正在向大家講解太極八式的每個要領,學習的德方師生都十分專注。預備勢、起勢、卷肱勢、摟膝拗步、野馬分鬃、云手、金雞獨立、蹬腳、攬雀尾、十字手、收勢,一招一式,動作由慢至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結束,形成一個高潮之后,靜神平氣收勢。雖然可能在平衡和肢體上不太好,但大家都積極向老師請教,反復練習,盡自己的可能做到最好。
這次體驗課的學習讓德方師生對與自己國家截然不同的環境、文化、風俗習慣增加了了解,增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親身感受力,并借此進一步引發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對未來兩校進一步交流與合作搭建了友好的橋梁。
(撰稿:余子杰 胡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