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重慶青年報》記者編輯陳美西在移通學院行政樓A601會議室召開座談會。此次講座主要圍繞著新聞介紹、攝影技巧、青年報的投稿進行。宣傳新聞中心大學生記者團、通訊站、新媒體工作室以及團委宣傳部干部干事到場學習。
新聞在百度百科中被解釋為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與傳播信息的一種文體。關于新聞的定義有上百種,而陳美西編輯用一句話概括新聞,即“新近發生的事件”,同時她也向同學們指出了新聞的特點以及新聞的狀態(突發性,持續性,周期性)。當陳美西編輯談到對新聞的理解,尤其是講到新聞分為軟新聞和硬新聞時,在場的同學們都富有興趣地聆聽。陳美西編輯說:“軟新聞主要以社會,體育,娛樂等方面為主體,而硬新聞主要以財經、政治方針為主體,它沒有過多的議論。因此,女士偏愛看軟新聞,而男士更喜歡看硬新聞。”
“誰要是給我想出一個好標題,我給他磕三個響頭。”陳美西編輯以《人民日報》原社長鄧拓的話為例引出標題的重要性。無論看書看皮,還是看報看題,都傳遞了一個共同的信息“題好一半文”。新聞有引題、主標題、副標題。好的題目能夠烘托氛圍,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她向同學們分享了如何寫出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標題的方法:諧音,對比,標點符號,引用,辯論,方言效果……以對比的方法為例,她說:“讓企業不再‘抱水缸喊口渴’的標題,把水缸與口渴形成對比,有水缸怎么會口渴,從而引發讀者的思考。”
新聞講座上,陳美西編輯以提問的方式與學生們進行了交流。通過交流,學生明白了校園宣傳不應該只是僅僅涉及校園內發生的事,還應包括校外活動。作為新聞事件的報道者,我們應積極主動向他人傳達校園文化及學校的教學科研、指導方針等。同時,她也提醒大家要了解黨政中心工作、社會熱點、類似社團活動等周期性新聞,做好知識儲備,做好實行新聞的時效性。
陳美西編輯對新聞寫作的講解之后,她向同學們介紹了使用相機訣竅和照相技巧。例如光圈數值越小,光圈越大,清晰范圍度就小;圖片偏黃,偏藍等與色溫相關。她仔細闡述了投稿的細節。她說:“要采訪某哪方面就要在哪方面成為半個專家,這樣大家寫出來的稿子才會有信服力。”
此次活動,參與座談會的同學們都表示對新聞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并且能夠懂得確認受眾,即為誰而寫后形象的塑造,精神風采的體現。陳美西編輯說:“新聞宣傳要多學、多思、多寫。大家可以從公眾號:新聞與寫作、刺猬公社、守候微光、新京報、南方周報等新聞平臺學習新聞專業知識及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