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尼采說:“我們走得太快,應該停下來等等靈魂了。”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一直都在快速的生活,忽而遺忘傳統文化。5月12日,由農耕協會牽頭承辦的第十屆社團文化藝術節之農耕專場“磨豆花、打糍粑、包粽子”活動在遠景農場順利舉辦,百余名師生聚集在此,一起體驗和感受農耕文化。
享豐收,思甘苦
隨著社會科技進步,老式的傳統工具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界,而農耕協會秉承著“繼承傳統精粹”的宗旨,利用本次農耕專場活動為大家帶來了三個子活動,打糍粑、包粽子和磨豆花,帶領同學們追溯古老時代,感受先輩們的無限智慧和大毅力。
走進遠景農場,第一眼便能看見農耕文化展覽長廊,進而就是農耕展覽屋。那些石磨,鐵鍬,魚簍等等一系列農耕用具不禁將我的思緒帶到了從前。依稀記得,小時候這些便是一家人的生存之道,就是這樣一些費時費力的工具成為了時代的象征。同學們使用著這些或許從未使用過的工具,或許手會磨出水泡,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家才能夠深刻感受到前輩的不易,以前日子的辛酸。古老的東西,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回憶,還有兒時的快樂,更多的是當我們看著由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油菜炸成菜籽油,自己播下的秧苗探出綠油油的腦袋那一刻豐收的喜悅。因為有了自己的付出,所以我們所收獲的都是最好的。
勤動手,樂悠悠
今天處處可見同學們忙碌的身影。有的忙著洗菜、有的切菜、有的在灶臺燒火、有的在忙著布置桌椅,忙得不亦樂乎。
鏡頭一轉,看看我們這邊包粽子的同學,他們一手托著竹葉,一手將米放進葉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其包起來,用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捆住,就這樣一個活靈活現的三角粽閃亮登場,他們在包粽子的同時還不忘互相嬉鬧,他們在嬉笑中比拼著誰包的粽子大,誰包的更好看,看著通過自己親手制作的粽子,心中成就感“爆棚”!
當然,打糍粑的同學也不甘落后,他們將已經蒸熟的糯米倒入石窩中,拿起木棍,圍著石窩子在里面用力敲擊起來,這個累了,下一個頂替,大家揮灑著勞動汗水,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美食。咦,那邊的同學圍著在做什么呢?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在磨豆花,別看同學們第一次磨豆花,那磨起來可是有模有樣,將提前泡好的黃豆放入石磨中,一起推著石磨,額頭上滴著大顆大顆的汗珠,推石磨,不僅需要足夠的力氣,更需要掌握技巧,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同學們的臉上掛著最真實的笑容,看著豆漿一點點地被磨出,內心的喜悅是無法隱藏的。
同學們在自己的動手下,做出美味的食物,或許以前從未下過廚房,但今天的體驗必定又是值得回憶的,吃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食物,通過實踐來感受勞動先輩們的智慧。
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三年時間,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遠景農場工作在學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始終秉持“校園農耕自然教育”的宗旨,利用校園相關場地設施,逐步發展出“水稻耕種收割”、“蔬菜種植”、“果園維護”等主要勞動實踐項目,并利用這些勞動項目平臺搭建出以“農作物營銷大賽”、“植物辨識大賽”、“農情農事民俗文化節”、“豐收節”為代表的農場活動,并推出此次“農耕專場”,從而鼓勵和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在勞動實踐和極具勞動教育意義的活動中培養青年學生“愛勞動、知生活”的濃厚興趣,在體驗農耕生活的真實環境下,去感受勞動的魅力,感受成果豐收的喜悅,做到自我成長。
農場從無到有,從有到豐,這都離不開同學們的努力付出,大家也從勞動實踐中體會和感悟到越來越多人生哲理。雖然農耕專場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一晃而過,但它卻是同學們勞動收獲的象征。因為農耕,讓大家感受到不一樣的大學生活,領略到勞作的魅力,感悟到前輩的艱辛,也正因如此,愿同學們珍惜此刻的分享,珍惜勞作的每個時刻,它將成為我們人生上的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同我們一起追逐完滿之路。